您好,欢迎访问白洋淀荷缘在线!
白洋淀旅游联系电话151-7631-0054151-7631-0054
151-7631-0054 / 151-7631-0054
旅游日记 旅游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 旅游日记 >> 详情

白洋淀的“那些花儿”

白洋淀admin         白洋淀05-10         白洋淀337
现代诗歌曾在白洋淀边“绽放”。
近50年前,白洋淀渔村活跃着一群年轻诗人。他们昼夜推敲、高歌吟诵,将诗句写到日记本上传抄交流,也常无奈地将诗本烧毁……后来,人们将他们称为白洋淀诗群,是几年后风靡一时的朦胧诗之先导。
而今,那群诗人已白发飘零,他们的故事在水雾和夕光中渐渐散逸。这片承载过伤感和冲动的湖水越来越清澈,可再难浮现出那样具象与隐喻的诗句。
诗人照片挂在村头,诗句写在村外码头边墙上,诗群成了渔村一个旅游品牌,上岁数的村民还可说起诗人习性和轶事,熟稔的语气中偶带调侃,仿佛念叨远游的兄弟……
“记得河湾里灯火聚集/记得渔船上话语亲密/记得你们款待我的老酒/还记得你们讲起的风暴与遭遇/当然,我还深深地记着/就在黎明到来的时候/你们升起布帆/并对我唱起一支忧伤的歌”。
这是芒克的《致渔家兄弟》,作于1971年,现写在雄安新区安新县大淀头村边墙上。
1969年北京青年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乘一辆马车到大淀头村插队。
之后几年他们在这里迷惘、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失去,在这里写诗。同村有根子(岳重)、白青(朱继和),邻村有林莽(张建中)、宋海泉、周陲等。
在那个特殊年代,这群20岁左右的青年用诗歌表达、抚慰自己。宋海泉说,当时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已经开始,“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为了那一代城市少年强加于身又无可逃避的命运。
他们“感到一种被抛弃的痛苦和惆怅,一种强烈的幻灭感和对前途的渺茫,对于家园的眷恋,固执地守卫着已经破碎的理想”。
林莽回忆说:“那是一些在孤岛上的日子,既有正午的阳光,也有深夜的冷雨……在寂静的寒夜里,我找到了诗:这种与心灵默默对话的方式。谁曾幻想过、渴望过,谁曾希望过、绝望过,谁曾经历过、痛苦过,谁就会懂得。”
“抖索飘摇的枯叶被带上长空/哀鸣失群的孤雁被留在沙滩上/同是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流浪汉蜷曲在冰冷的栈房。”(宋海泉《流浪者之歌》)
时代注定了那代青年漂泊的青春,相对于边疆等知青集中区域来说,白洋淀距北京近,饶有鱼虾莲菱,生存压力不大,水乡管理也不像边疆那样严格。
这里原非知青集中安置地,但政策要求各地必须欢迎知青,有些城里青年回原籍,并引来同学,他们大都来自知识分子或干部家庭,家长被“打倒”了,城里呆不下去,串通着来到白洋淀。
北岛(赵振开)写道:“白洋淀的广阔空间,似乎就是为展示时间的流动――四季更迭,铺陈特有的颜色。不少北京知青到这儿落户,寻找自由与安宁。”
知青们也常回京,通过“地下文化沙龙”,接触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如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等。
生存无忧,环境优美,又接受了最新文学潮流的影响,使这些年轻人能充分进行自我艺术表达。

联系我们
白洋淀旅游微信咨询 咨询电话/微信: 151-7631-0054 151-7631-0054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郭里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