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荷缘捕鱼农家院体验白洋淀渔猎文化
夏日的白洋淀,苇浪层叠,鱼翔碧水。搭载着鱼鹰的木船停泊在水边,放鹰人一声令下,十几只鱼鹰瞬间起飞,敏锐观察水中的境况,不一会儿,鱼鹰俯冲而下,抓到了水中的鱼,排队送至船上的放鹰人手中。鱼鹰渔业法便是白洋淀传统捕鱼技法之一,经济效益曾非常可观,随着淀区人民生产方式的变化,鱼鹰捕鱼法主要以游客表演为主。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白洋淀人视“鱼为籽粒,水作田畴”,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渔猎文化。6月初,新书《白洋淀渔猎文化》出版,文字版共16章123节,另将相关照片辑以成册。该书从渔猎器具到捕鱼技艺、从水乡百姓民俗到生产生活描述、从具体说明到鲜活的影像,堪称白洋淀水乡渔猎文化的“百科全书”。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创作团队全部为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他们为完成著作已投入几十万元。本书策划人之一田汉卿告诉记者,虽然在外经商,田汉卿每次回村都会找长辈打听捕鱼的技巧技法,十余年间手稿已有一摞。抢救性挖掘渔猎文化的想法萌生于2015年,“我在水边长大,自幼与父辈打渔捕虾。随着时代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以往赖以生存的渔具渔法即将淡出人们的生活,世代沿袭的渔猎文化濒临失传。我身为渔民的儿子为此感到担忧。”
很快田汉卿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负责史料考证,有人负责拍摄影像资料,有人负责手绘捕鱼场景。在编写濒临消失的渔具渔法时,由于对这些渔具渔法不甚了解,他们就利用各方面社会关系四处打听,然后一起前去拜访,回来后分析和提炼,确定编写内容。调查鱼鹰捕鱼时,老人一边仔细讲解,一边不停地打手势。在圈头村,陈金轮兄弟俩舍去下淀捕捞的机会介绍拉縆关键技术。2018年冬天,他们动员了几十位老渔民,腊月里到淀里开冰捕鱼。他说:“场面特别壮观,这是最难恢复的,40年来没有搞这项活动了。”
淘埝子、卷苲、扣花罩、抢回子、下密封、踩元鱼(当地人称鳖为元鱼)、黑鱼窝下粘钩、叉晒、掏螃蟹、钓鱼……记录这些近乎失传的打渔技艺和工具并非易事。
一次夜间拍摄拉虾场景时,因灯光诱使,无数蚊、蠓接踵而至,赵克琪手持照相机跟拍镜头,只能忍耐。为拍到俯瞰镜头,赵克琪每次都毫不犹豫地登高拍摄,赶上风起浪涌,梯子不停摇晃,随时都有落水的危险。为拍好鱼类照片,他把30多种鱼类分次暂养在鱼缸里,然后隐于幕后长时间蹲守,抓拍最佳镜头。为清晰表现水生植物自然形态,他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穿行于苇塘河淀,拍摄出各种高质量的照片。5年来,赵克琪拍摄照片10余万张,视频数十个。他说:“我就是想给后人们看看老祖宗的生活,留个记忆,留住这种乡愁。”
历时5年,《白洋淀渔猎文化》出版问世,水乡文化对华北地区而言非常新奇,也表现了古老白洋淀悠久历史。安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海燕说:“白洋淀渔猎文化发轫于远古,兴于汉唐,盛于明清,承前启后,薪火相传,是白洋淀文化的一条根脉,是白洋淀地区的一个文化符号与精彩篇章,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希望通过《白洋淀渔猎文化》一书为桥梁和纽带,全面、深刻了解白洋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