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洋淀的记忆是上学时从孙梨的文章中得知的,岁月如梭,如今早已忘记那篇文章是怎么描述白洋淀的,只记得那是篇很美的散文,白洋淀是有动人心魄的芦苇荡。
当真正的来到这个地方,望着一忘无际的水域和她中间一片片的芦苇荡,心中有着久久的震撼,不知道这是天工的自然之美还是人工的造化之美,但这其实并不重要,而当年的日本鬼子却是连这一片水域之乡也没放过,在里面一次次演绎着恶魔的角色,给这片纯美的地方留下了一片片难以磨灭的伤痕。
坐上了进淀的船只,快速的在水面穿梭,水花一次又一次的溅上我的脸颊,伴着风浪让我有一种繁华过后的宣泄之感,静静的沉淀下来,望着来往如飞的小艇,还有那掀起的巨大水花,有了快点欣赏到白洋淀的饥渴。
在船经过的路上,隐隐约约有好些水村从旁边跃过。据导游讲:“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总面积约366平方公里淀区三分陆地,七分水面,水域面积约15400公顷。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现在的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上游九河、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白沟引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为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为牧马场”,因此也有“雍奴泽”之称。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扬村河决口始成泽国,形成九河入淀之势。淀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景随时移。春季,水域清澈,烟波浩森,芦苇翠绿,一片勃勃生机;夏季,莲菱蒲苇随风摇曳,满淀荷花盛开,湖内白帆点点,使人暑意顿消;秋季,白洋淀天高气爽,气候宜人,鱼跳水面,蟹肥味香、鱼船队队、捕捞繁忙;冬季,白雪皑皑,冰封大淀,一派北国风光,各种冰床穿梭往来,如同燕子在空中飞翔,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滑冰场,可任自由驰骋。对白洋淀的形成还有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中秋夜晚,嫦娥仙子偷吃仙药,身不由已,飘飘然离开月宫,就在她将要落入凡间的一瞬间,猛然惊醒,这一惊非同小可,随身宝镜落入人间,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块,形成现在的143个淀泊。
白洋淀的景点分好多块:荷花大观园,白洋淀文化苑,异国风情园,休闲岛,鸳鸯岛,元妃荷园,渔人乐园,王家寨民俗村等。
由于只有一日时间,也就听导游的安排第一站到了白洋淀文化苑。白洋淀文化苑有八大景观:荷花淀、世界名荷园、太空荷园、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嘎子村、东堤烟柳、康熙水围行宫、敕赐沛恩寺等。
刚一进门,我就看见红匾金字:
借三分荷色淡出市井喧嚣;
凭一羽雁翎浑入烽烟岁月。
抬头前面是十米多长的九龙壁,每条龙尽显婀娜多姿,飞云吐雾,似乎向人们诉说这里曾经的不凡。
随着我们进入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刚一进门听到这首民谣:
雁翎队,是神兵,
来无影,去无踪。
汉奸心里直打颤,
鬼子跺脚喊头疼。
雁翎队,是奇兵,
端岗楼,像拔葱。
淀头、刘庄、十方院,
眨眼端个干干净。
雁翎队,是天兵,
打了伏击打保运。
水路切断运输线,
旱路击毙杨文凤。
雁翎队,是子弟兵,
白洋淀百姓最欢迎。
群众是水他是鱼,
鱼水相连骨肉情。
在纪念馆的序厅,迎面屏风上的照片是原新华社副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委员石少华同志,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六进白洋淀所拍摄的照片,反映了白洋淀的旖旎风光。屏风西侧的画面是以淀区景色为背景,上面的歌曲是《雁翎队之歌》;东北侧,我们看到的是身姿矫健的雁翎队员正娴熟地驾驶小船划行在广阔的白洋淀水面上。从画面上,我们不仅看到波光粼粼的淀水,纵横交错的苇塘,而且欣赏到雁翎队员的勃勃英姿。
第二展厅以历史图片为依据,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抗战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图片从卢沟桥事件开始到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一组组图片掀开了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侵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荡气回肠的殊死斗争。
下来的展厅我们看到了侵华日军在白洋淀制造的惨案,"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千里田园变成汪洋一片,造成200万灾民无家可归,有一组雕塑:在喇喇地村一名15岁女童被日军堵在屋里,奋起反抗,在其父与敌人搏斗时,抄起菜刀砍下敌人的脑袋。重放历史,我犹如亲眼看到那惨无人寰的日本鬼子在这里犯下的庄庄血案。
日本在白洋淀的暴行激起了这里人民的奋起反抗。于是就出现了:"天当被,地作床,芦苇是屏障。喝的淀中水,吃的人民粮!咱是人民子弟兵,打败鬼子保家乡。"的雁翎队。
雁翎队展开水上游击战,伏击日伪军过往船只,截断敌人的水上运输线,端岗楼、拔据点,惩汉奸,冰上作战一组组画面展现了雁翎队员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这里我们看到了《小兵张嘎》的原型人物赵波的英雄事迹。 赵波生于1922年,1939年秋,白洋淀抗日武装雁翎队成立。他开始当侦察员,由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战功卓著,后来担任队长。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被冀中第九军分区授予“民兵战斗英雄”称号。抗战胜利后,赵波随雁翎队编入冀中军区。1947年升任冀中军区38团连长。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他的右肩连中4发机枪子弹,伤愈后复员回到家乡。回乡后,他先后担任公社社长、村支部书记、县委委员、1989年离休,享受县级干部待遇。党和国家高度评价赵波的贡献,给予很高荣誉。1950年,赵波获得“华北战役战斗英雄”光荣称号。1960年,他出席了全国民兵群英会,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国防部赠送他一支半自动步枪。1991年,江泽民视察白洋淀时接见了赵波,请他介绍当年的斗争情况。老英雄赵波从不以功臣自居,一生艰苦朴素,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本色,多次被安新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被评为河北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2007年9月8日老英雄赵波辞世,享年85岁。
踏着历史的痕迹,我们在这里一次次驻足,我们为有这么一支优秀的中华儿女而骄傲,同时我们也为这么一场战争造成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惨死而哀痛。
正如这幅对联所描述:
六秩回眸一塘荷蕊皆含血,
八年抗日满淀芦花尽请缨。
下面我们随着导游走入了嘎子村,昔日的一幕幕依旧被还原着,唯一不同的这里有各种工艺品的叫卖声,有一个叫“墨宫”的屋子,书法家尽情在挥洒自己的才华,然后以不同的促销方式买掉。
我们在嘎子村里吃了午饭,午饭简单但也不失儒雅,我们都很尽兴。
下午我们走入荷花淀,这里粉、白、红好几种荷花盛开,香气四溢,使人不自觉的把鼻尖揍进花蕊,恨不得一下子都吸入肺中。由于这时已经立秋过后,我们没有看到满院的荷花绽放,但在这末夏的季节里我们也是感觉好美的惬意。
下午我们依次看了几场表演。
摩托飞车,一个失去双臂的年轻小伙子表演了火柴点烟,穿针引线,用脚和嘴挥写毛笔字,最后骑着摩托在圆筒状的场地里表演着飞车,那一刻我看到了很多人的泪水,这个小伙子用不屈不挠的精神书写着辉煌的人生。
还有杂技表演,魔术,舞蹈音乐,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这里把快乐带给大家。最后我们现场看了小兵张嘎印象馆的演出,他们淋漓尽致的诠释着那段不可遗忘的历史,还有这里人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我们返程了,好多人也带上了这里的特产--咸鸭蛋,一天的旅程沉甸甸的,但也为这里有这么一处风光旖旎的宝地,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