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马堡人的《乡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离开马堡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为了生计整天奔波于忙碌之中,十年房贷,供给孩子们上学,犹如一座大山把人压的无法喘息,更不敢胡花乱花一分钱。
由于是公交驾驶是个高危职业,但是本着是对家庭和对乘客负责,紧绷的神经一点也不敢松懈,只顾埋头苦干独自前行。在努力挣脱困境同时,也疏忽了对孩子和老人的关心,更疏远了与老家马堡的距离,每每回乡总有一种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的感觉。
不经意间女儿已大学毕业,儿子已长成大小伙子(现就读于红日中学),而母亲背驮了许多,白发增至满头,仅剩的两颗门牙今年春天也掉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时代变迁的皱纹。
老家马堡,是建在四门堤上的一个千年古村。四门堤婉如曲折,回环的土长城阻挡着九河之水,保护着堤内千倾良田。村子正南是沟壕交错的芦苇荡和白洋淀143个淀泊之一的杜家淀,杜家淀面积460.8亩,四通八方达,南淀囗入梅家沟子壕直达北田庄、大田庄,西淀口过大壕和端村王淀相连,东淀口小通壕直通捞王淀。
自燕王扫北,明王朝为补充白洋淀人口,于永乐年间(1403年)在官府的主持下,南方大批移民云集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组织迁移进淀。同年,又有古北口小兴州移民组织迁往安新。
大批移民到达白洋淀后,有十几户进入马堡,开始扩村建房,挖沟造田,渔耕劳作。而马堡的地形地貌,极像一顶古代官宦头戴的乌纱官帽,在东西两侧依四门堤而建的民宅就是官帽的纱帽翅,杜家淀则是镶嵌官帽正中的一块翡翠宝石。
一场春雨过后,苇田里的芦笋破土而出,犹如大画师蘸满颜料的画笔描绘出大自然的美景,淀里的荷叶尖尖钻出水面,紧紧的卷在一起,像少女般羞涩娇滴,含情默默。过不了几天,她们就会慢慢的舒展开来,一片片荷叶铺展在水面之上,翠绿而又娇嫩,时而蜻蜓点水落在上面栖息,时而鱼儿跃起溅起水珠,落在荷叶上面惬意地滚动。
六月杜家淀里的荷叶渐渐长大,圆圆的荷叶被莲杆高高托起,变得婷婷玉立。粉红色的荷花竞相绽放,婀娜多姿,微风吹过荷叶荷花随风舞动,婉如身穿碧绿衣裙的少女楚楚动人。那满淀荷叶衬托着粉红色的荷花,荷花的那种独有的清香,使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我儿时初学游泳,就是在杜家淀学会的。五六个小伙伴在水不深也不浅地焦泥底淀边嬉戏打闹,整泡在水里,不知不觉得学会了游泳。
入夏,芦苇已经长到一人多高,此时正赶上端午佳节,这时的苇叶是最有韧性的,家家户户用来包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院子里的土灶大锅内,大火煮熟,再闷上一宿,从各家飘出的粽香弥漫在村子的大街小巷......
夏天,家家院子里有土灶台,称为“凉灶”,记得我家院里的凉灶是个七印铁锅,“印”在我们农村是大铁锅口径。
杜家淀有极为丰富的鱼、虾、蟹、螺水产资源,使得马堡村世代捕之不尽,捞之不完。而白洋淀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掌握了鱼类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活动规律,创造出各式不同的渔具和捕鱼方法,渔具大致为鱼网、回子、罱子、搬缯、粘钩、鱼卡、花罩、竹篮、大小篓、渔叉、密缝、箔旋、灯笼、地笼等捕鱼工具。
杜家淀的自然原生态景观更是怡人,沟壕交错中的连天芦苇。湛湛淀水的是汪洋浩淼,莲叶青青,青如碧玉,荷花红红,红如涂硃。虽是烈日炎炎,但微风习习全无暑意,清风吹过,淀上红荷绿苇涌动,约上几个好友,来到淀边钓一钓鱼儿,又是别样的风采。
清代诗人孙钥游玩过杜家淀后,在马堡留诗一首:
《马堡听渔歌》
作者/孙钥(清)
鱼镜鹤池另有天, 轻帆迎旭带浮渐。
沧浪曲罢人何处, 恰好同游便是仙。
无论走多远,身在何处,老家马堡总是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心里。老家有我的童年,有我的亲朋好友,有我的父老乡亲,有我的根,根已深深地埋在家乡这片热土。
据马堡村耄耋老人梅开振讲,在抗日战争时期,同口小学任教的孙树勋曾多次来马堡和杜家淀走访釆风,写出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组织地方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生活为背景的小说《荷花淀》。直至后来才知道孙树勋就是孙梨,孙梨如荷花一样置根于乡村的泥土中,带着自然清新质朴的乡土气息,刻画出诗情画意,成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和中国一代文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