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流域开发利用
古白洋淀境域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发源于西部太行山的河流和古黄河萦绕穿插,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人类生息的理想场所。
从中全新世前期(距今6000年左右)起,人类开始在白洋淀周围定居。这可以从大量的出土遗迹、遗物得到证明。古黄河故道和大小湖泊的岸边是先民的居住点,他们多建立在河流岸边的高地上,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渔猎。这些遗址多呈“台型”,地势较高,既可降潮除湿,又可抵御洪水泛滥的侵袭,适于居住。
位于安新县城西1公里的留村南200米处。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周围地势平坦,出土器物有鹿头骨、骨椎、鹿角、凿、尖足鬲片,袋足鬲片、陶盆片、陶罐片、蚌铲等。经鉴定为龙山一商周时期(公元前770-1766年)文化。
西晋(公元265-420年)左思在《魏都赋》中提到“掘鲤之淀”。唐李善注:“掘鲤之淀在河间鄚县西”。这是白洋淀见诸古籍的最早记载。
从唐朝起,淀边人民就着手治理并开发利用古白洋淀了。 《新唐书》有:“鄚州有九十九淀”的记载。“九”极言共多,并非确指。然而,这里洼淀相连,一片泽野的景象是可以想像的。
“汪洋浩淼,势连天际”,这是明代人对白洋淀的描述。历史上的白洋淀水域面积曾经达到1000平方公里,水量丰富,上游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清水河、萍河和白沟引河等河流注入,史称“九河入梢”;下游湖水,则经淀东的赵北口东流,与海河相通。
在明末清初时,今白洋淀地区连年大水,九河泛滥,堤防决口,以致“田庐漂没”,安州、新安城外“水深丈余”。为防治水患,当时在淀区周围大筑堤防,新安县境“堤堰蜿蜒可数百里或数十里”。
康熙五年(1666)以后,直隶巡抚奉旨“发帑万金”,在安州“筑堤一百二十里”,使上游十余年来免除水患。在治理水淀的同时,还依村傍水分别在赵北口、郭里口、端村、圈头等地修建了四处行宫,以作阅视河工或水围驻跸之用。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来白洋淀就达36次之多。
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皇帝来白洋淀巡幸,见到白洋淀辽阔水面,诗兴大发,感慨万千,吟《白洋湖》诗一首:“遥看白洋淀,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
2017年4月1日设立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白洋淀举世瞩目,又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白洋淀的生态保护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古淀曾经养古人,古人不知今时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