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水,缘于黄河故道
广为关注的白洋淀,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
白洋淀水域由白洋淀、藻苲淀、马棚淀、腰葫芦淀等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组成,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水面大沽高程10.5米),85%的水域在安新境内,几乎在安新县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淀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淀区地形复杂,沟壕3700条,百亩以上大淀99个,尤以白洋淀为最著名。
那么,白洋淀是怎么形成的?100多个湖泊如何演变的?湖泊的形成,一个是有上游水源并能够持续补水,二是地势地洼,能够储水。
白洋淀水,缘于黄河故道
至少是从新石器(公元前9000-8000年)时起,一直到战国及两汉时期,下游的黄河水是经由河北平原注入渤海的。
黄河之水经常泛滥。帝尧七十二载(公元前2286年),大禹开始治水导河,至帝尧八十五载(公元前2273年)治水成功,将黄河下游九条支流最后入于海。
我们看看现在的黄河流向: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以前黄河的下游水道,即从河南开始的下游不是这样的。我们看看其变迁:
后来古黄河经过几番改道,就将雄县、安新的水留了下来,几经变迁,成为现在的白洋淀水域。
据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典籍《山海经》(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记载了第四级冰河时代末期,距今1万年以前的山海情况)记述,上古时期白洋淀一带是黄河故道。
《山海经》记载,当时黄河下游存在着三条主要干流河道。
一条是《山海经·北山经》所载的“山经河”。它大致从现今河南荥阳县广武山麓起,经过今新乡、滑县、浚县,沿太行山东麓北流,经今深县、蠡县东、高阳西、安新折而东流至永定河冲击扇南缘,横穿今白洋淀,折向东流,经过现今大清河北一线,到今天津后入海。
西周分封图也可以看出,黄河经河南、河北、天津入渤海湾。
另一条是《尚书·禹贡》所载的“禹贡河”。它在今河北深县以上一段与《山海经》所记载的大河相同,深县以下则折而流向东北,经过今青县,到今天津市区南部入海。
还有一条是《汉书·地理志》所载的“汉志河”。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古宿胥门以上与前两条河道相同,自占宿胥门以下则向东北流经今河南濮阳西南,折北经今河北馆陶县东北,又东经高唐南,北经东光西,再向东北流经今黄骅市东入渤海。
由于河北平原地势平坦,流速较缓,而黄河中游带来的泥沙容易沉积,使河床逐渐淤高。加之没有堤防约束,到汛期时经常泛滥、摆动,在这三条河流之间来回摆动,自由流徙,有时分成多股河道分流人海。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前后,齐与赵、魏各在当时的“汉志河”的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黄河专走“汉志河”,“禹贡河”“山经河”即断流,一直到东汉永平十三年后,古黄河改道南移。
自此,白洋淀流域脱离了古黄河的冲积,水势变小,但也免除了泥沙的沉积。由黄河派生的一些支流盘据于此,形成地方水系,源源不断地经白洋淀东流入海。后来这些支流逐渐演化成为白洋淀长期供水的九河。故白洋淀有“九河下梢”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