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白洋淀荷缘在线!
白洋淀旅游联系电话151-7631-0054151-7631-0054
151-7631-0054 / 151-7631-0054
答疑解惑 答疑解惑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 答疑解惑 >> 详情

白洋淀的前世今生:始于自然,成于人工

白洋淀admin         白洋淀02-19         白洋淀2129
  白洋淀,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
自然与人工,合力塑造了它今天的模样。这是白洋淀区别于我国境内众多湖泊的最典型之处。
它上承九河、下注渤海,守护着华北生态系统的平衡。智慧的白洋淀人种稻栽苇、植莲养鱼,创造出多样实用的百工技艺。作为革命老区,英勇的白洋淀人抗击敌寇、保家卫国,传承着雁翎队的抗战精神。
探寻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留住传承不息的精神根脉,见证千年大计的宏伟蓝图。
白洋淀,历史与未来在这里交汇。
自然与人工的孕育
自然塑就 形如浅碟
2019年4月26日上午9时,白洋淀采蒲台。
“扑通——”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存歧站在甲板上向远处用力一抛,二十多斤重的采集器张开铁爪,扎进水里。
眼看采集器沉入淀底深处,刘存歧飞快地一拽、一提。
随着“咣当”一声响,采集器抓着一团缠绕的水草,重重落回船板上。
“黑藻、金鱼藻、菹草、狸藻……”刘存歧麻利地戴上塑料手套,扒拉开这团水草,进行初步辨认。
刘存歧和他的学生们参与的,是农村农业部2018年设立的“白洋淀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及水域生态修复示范项目”。
白洋淀,华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85%位于安新县,有大小淀泊143个。
“芦苇,是白洋淀最广为人知的植物。其实,除了芦苇,还有40余种高等水生植物在这里安家。”刘存歧说,白洋淀是典型的草型湖泊。
白洋淀适合水生植物生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水浅——水足够浅,光才能照进去,有光,水生植物才能生长。
而“淀”本身,意思就是“浅的湖泊”。
白洋淀水有多浅?
“正常年份,白洋淀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不过3米。”说着,刘存歧起身拿起船桨,径直插入淀底,再拔出来,看看桨上留下的水印,“采蒲台水深一些,目测大概2米”。
“在全国,像白洋淀面积这么大、又这么浅的浅碟形湖泊,为数不多。”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原主任、研究员吴忱,一语道出白洋淀地貌的独特之处——形如浅碟。
“晚更新世末期(距今25000年—11000年),古白洋淀在北京洪积扇和石家庄洪积扇之间的低洼地带开始发育。”吴忱说。
两大洪积扇,奠定了古白洋淀地貌的主要特征——低洼。
漫长岁月里,这片洼地或汇水成淀,或干涸成陆,随气候和雨量增减,几度消长。
1986年,吴忱曾有机会深入白洋淀湖盆。
时值白洋淀干淀,吴忱和他的同事们对淀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钻孔勘探。
“我们在淀区打了10个孔,花了半年多时间分析岩石样本和沉积物特征,才进一步厘清了古白洋淀的成因和演变。”吴忱说。
科考归来,吴忱手绘了多幅古地图,再现一万多年来古白洋淀的演变历程。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吴忱调出存在电脑里的《早全新世(距今11000年—7500年)兴起的白洋淀》地图,指点着虚线填充的阴影区域:“这一时期,在北京洪积扇南部和石家庄洪积扇东部,分别发育出大兴冲积扇和藁城冲积扇,使得两者之间的低洼地带面积逐渐缩小。”
这时的古白洋淀,分布着许多彼此孤立、具有游移性的大小洼淀,但还不能等同于现在的白洋淀,只能算古白洋淀的原始形态之一。
往事越千年。
鼠标一点,地图切换到《中全新世(距今7500年—3000年)极度扩张的白洋淀》——距今约5500年前后,古白洋淀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其范围达到历史最大。
“当时,由于渤海海浸,北起永清-霸县-雄县-容城,西至保定-清苑-望都-定县,南至安国-博野-肃宁-河间,遍布大小不一的湖泊、沼泽。”吴忱说。
昔日河北平原的河流,大多属古黄河水系。黄河水滔滔下泻,渤海潮浩浩上涌,两相激荡,古白洋淀水势连绵,浩瀚恣肆,一度湖海难分。
湖海分离的转折,发生在中全新世后期到晚全新世早期(距今4000年—2500年,也就是商周时期),古白洋淀由极度扩张走向收缩、解体。
推动这一转折的,是自然气候和水文环境的变化。
晚全新世气候向温凉、干燥发展。海水东退,雨量减少,古白洋淀变浅、收缩,陆地增多,河流河道发育。
这时,在白洋淀湖盆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两条大河,登场了。
吴忱将地图切换到《晚全新世解体收缩的白洋淀》,他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指向位于白洋淀南、北的两条河——滹沱河、永定河。
“当时,滹沱河和永定河夹带的泥沙在太行山东簏沉降,形成巨大冲积扇。滹沱河藁城冲积扇自南向北发育,永定河固安冲积扇自北向南发育,二者与太行山西部山前冲积扇一起,三面合围,形成一片开口向东北的、簸箕形的浅平洼地。”吴忱说。
今天白洋淀的地势,就直接承自这片浅平洼地。此后大小淀泊能够在白洋淀发育,也是它奠定的自然地理基础。
古白洋淀走向收缩、解体的趋势,在这片浅平洼地上继续着。
公元前602年,黄河历史上第一次重大改道,又加剧了这一趋势。
此前,黄河前身“山经·禹贡”河流经古白洋淀,因此水源比较充沛。
这一年,黄河从河北平原南迁,由河北与山东交界的孟村、盐山一带入海。
这导致河北平原上的河流全部脱离黄河,分道入海。
“黄河古河道经过与否,直接关系白洋淀水量的多寡。黄河改道后,白洋淀流域水量急剧减少,同时下游河流分道入海,畅快宣泄,淀区水量继续减少。”吴忱说。
两相作用,白洋淀继续收缩,加之流域内河流频繁变迁改道,这一带的湖泊呈现出星罗棋布、各不相连、不甚稳定的图景。
白洋淀的诞生和演替,始于自然之力。而自然之力,不止影响了白洋淀。
迄今为止,受气候变化和黄河改道影响,历史早期河北平原上诞生的大陆泽、宁晋泊、永年洼、千顷洼、文安洼、大浪淀等十几个自然洼淀,都相继干涸。
为何,同样从历史早期走来的白洋淀却存活至今?
是什么力量,将白洋淀一次次挽留?
两千多年来的人工干预
白洋淀始于自然,成于人工。
最近两千多年里,是一次次的人工改造,留住了白洋淀,勾勒出它今天的模样。
对白洋淀区域的首次人工干预,始自公元前314年,燕国修筑燕南长城。
这条长城的一部分,奠定了今天白洋淀的北界。
2017年5月24日,容城县黑龙口燕南长城遗址碑界,雄安新区境内燕南长城最西端。
“相机、小铁锤、卷尺、资料图、经纬仪……”李文龙蹲在地上快速清点了一遍背包里的工具,起身把遮阳帽往头上一扣,“出发——”
李文龙,河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从事田野考古和文物研究工作。
雄安新区成立后,受省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研究所牵头组建了一支包括李文龙在内的考古调查队,针对新区境内燕南长城进行全线踏查。
“燕南长城在大部分地区已没有地表遗存,绝大部分遗迹叠压在为防淀水北泛而修筑的堤坝之下,并且顶部经过硬化。”李文龙说。
白洋淀的存在,让燕南长城的考古难度增大。
新区境内,沿白洋淀北岸自西向东约有50公里遗址,线路长、工作面积大、地点分散,而且涉及堤坝,钻探、发掘风险大、成本高。
这也是燕南长城相关考古工作开展较少、资料有限的原因之一。
从燕南长城开始,白洋淀在历史上一次次成为军事冲突与民族融合的前沿之地。
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碰撞交融,其中对白洋淀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是大约一千年前,宋辽的军事对峙。
因为这次对峙,白洋淀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工改造。
今天白洋淀沟汊贯通、河湖相连、淀濠一体、溏沥互通、堤塘屈曲的样貌,就是北宋改造奠定的基础。
公元989年的一天,在白洋淀上,几叶扁舟顺水东行。
小舟之上,新任雄州太守何承矩与幕僚下属、当地文人在淀内饮酒赏花赋诗,显得好不惬意。
没多久,一份重大军事战略规划报告从雄州秘送汴京,出现在北宋皇帝宋太宗的龙案上。这份报告,引发了白洋淀上一项重大溏泊围堰工程的启动。
公元993年,白洋淀上,北宋沿边各州驻军一万八千人,在此开河引流,筑堤蓄水,使淀泊相连,沿边界构筑一条水带。
堤埝西起保定,经白洋淀东至天津入海口,长达八百公里,浩浩荡荡,绵亘在宋辽之间。后世称为“水上长城”。
2019年4月26日上午10时,白洋淀采蒲台。
“突突突——突突——突”,几声闷响后,我们的电动船抛锚熄火。
船临近淀内沟壕台田,搁浅了。
在白洋淀,再好的船工也常遇上熄火,因为平均水深1.5米到3米,太浅。
为了减少抛锚,在淀区进出的船只,有共同的特点:船身大多长宽扁,船型小、船体轻、吃水浅。
“宽2米左右,长6到7米,吃水不到30公分,这是淀里最常见的船。在水里穿梭灵活,用途最多。”
船老大陈师傅边说,边拿出船上备用的木桨,用力一撑,船荡入淀水深处,马达重新发动。
如果今人穿越回宋朝,就会发现白洋淀当时的水深与今天惊人相似。
当年北宋改造后的“水上长城”,水深约为1米到3米,“深不可行舟,浅不可涉渡”。
“据《宋史》记载,‘水上长城’的水面宽三十里至四十五里不等,水浅处三尺,深处一丈。”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教授梁松涛介绍。
按照宋代度量衡,一尺约合今天31.68厘米,三尺是95厘米,一丈是3.168米。
“这个水深,能有效防御辽骑兵南下奔冲驰骋,恰到好处。”梁松涛说。
是谁,为北宋皇帝献上了以水御辽的策略?
原来,正是那日在淀上泛舟赏花、饮酒赋诗的雄州太守——何承矩。
何承矩借赏花赋诗掩人耳目,沿水路勘察边境地形,绘制成图,呈上“以水为城”的军事防御规划。
面对“水上长城”,辽兵六次南下,四次折戟。
1004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此后两国再未起大的战事。“水上长城”一定程度保障了北宋的安全。
“水上长城”,奠定了它大而浅且沟壕众多的特征,历代修建的大堤,又进一步勾勒了它的轮廓。
白洋淀以堤为界。围堰、大堤,是白洋淀一道独特景观。
今天的白洋淀四边环堤:南至千里堤,北至新安北堤,东至十方院枣林水利枢纽,西至四门堤、漳水埝。
2019年5月18日,白洋淀千里堤。
它的第一铲土,也始自北宋。因为是时任任丘知县唐介修筑,故名为唐堤。
此后明代又修筑了东道口堤,与唐堤南段相接,补唐堤之缺,防白洋淀南侵。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堤,自唐堤开始,修筑前后历经千年。
如今千里堤全长250公里,是国家一级堤防。
唐堤和东道口堤,恰恰处在今天千里堤的关键堤段,它们奠定了今天白洋淀的南部边界。
在唐堤修建后的一千年里,关于白洋淀大规模治水修堤、筑坝围堰的记载,频繁出现在历朝的水利志中。
直到清代,先后重修、扩建了南堤、北堤、四门堤和千里堤,同时疏浚河道,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白洋淀的基本样貌。
四季更替,时光轮转。
开溏、引水、筑堤、修埝,历朝历代的人工改造,让嵌在燕赵大地上的“华北明珠”,穿越两千余年,仍静放光芒。
联系我们
白洋淀旅游微信咨询 咨询电话/微信: 151-7631-0054 151-7631-0054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郭里口村